汽化燈比對歷史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

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東北,
至1937年7月蘆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

1936年義大利亦入侵埃賽俄比亞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
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

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
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
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
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
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
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

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
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
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

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
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
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

到了1941年12月,
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
陸續襲擊位在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
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
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
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

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
另一方面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
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
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布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

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
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
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

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
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
這使得日本列島面臨隨時會被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之中。
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後,
1945年8月14日日本跟進宣布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
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
然而二次大戰也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
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
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

同時戰勝的同盟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
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
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促使美國和蘇聯二者成為彼此對立的超級大國,
並在戰爭結束後展開了長達46年的冷戰局勢。
與此同時過去各個歐洲大國的影響力則逐漸下降,
促使各個亞洲與非洲殖民地出現非殖民化的運動,
陸陸續續有許多地方宣告獨立。

而為了面對戰爭所帶來的破壞,
各個國家也開始為自身的產業推出振興經濟措施;
另外為了能夠穩定各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歐洲也開始推動歐洲一體化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露咖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